服務熱線
0517-86429912
PROUCTS LIST
LV443B.XR/2光纖放大器基礎信息
商品編號: 50154360
傳感器空間特別狹窄或環境條件惡劣時,傳統立方體或圓柱形傳感器很快就會達到其極限。這正是光纖傳感器提供的解決方案的優質所在。其由兩部分結構組成:柔性塑料或玻璃光纖(有各種長度可供選擇)和獨立放大器(有多種評估選項)。這種結構可將放大器置于臨界環境外,并安裝在合適的位置,同時將光纖傳輸到探測點。這樣,即使苛刻條件下也能可靠駕馭。
光纖插入放大器。光纖范圍和可用功能隨型號而變。本系列滿足所有基本要求:高分辨率靈敏度調整用 20 圈調節旋鈕、2 個亮/暗通可切換用和帶有高性能放大器的便捷版本,其對于范圍值,靈敏度和時間功能可進行多種設置。信號值和開關閾值在兩個易讀顯示器上同步顯示。三個不同示教功能明顯簡化了參數設置。也可以購買 IO-Link 的型號。
光纖放大器:原理、分類與應用詳解
光纖放大器(Optical Fiber Amplifier, OFA)是一種無需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直接在光纖鏈路中對光信號進行放大的關鍵光通信器件。它解決了傳統光通信系統中因光纖損耗導致的信號衰減問題,極大地延長了通信距離,是現代大容量、高速率光纖通信網絡(如骨干網、城域網)的核心組成部分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:受激輻射與粒子數反轉
光纖放大器的工作本質基于激光的受激輻射原理,核心是實現 “粒子數反轉",具體過程可拆解為 3 個步驟:
泵浦(Pumping):通過外部 “泵浦光源"(通常為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,如 980nm 或 1480nm 波長)向放大器的 “增益介質"(摻雜特殊元素的光纖,如鉺離子)注入能量。
粒子數反轉:增益介質中的原子(或離子)吸收泵浦光能量后,從低能級(基態)躍遷到高能級(激發態),形成 “高能級粒子數> 低能級粒子數" 的非熱平衡狀態,即 “粒子數反轉"。
受激輻射與信號放大:當待放大的信號光(如 1550nm 通信波長)通過增益介質時,會刺激高能級粒子躍遷回低能級,同時釋放出與信號光波長、相位、偏振方向一致的光子 —— 這些新光子與原信號光疊加,實現光信號的強度放大。
1. 核心前提:增益介質與粒子能級
光纖放大器的 “放大載體" 是增益介質(如鉺摻雜光纖中的鉺離子、半導體光放大器中的半導體材料),其內部的原子 / 離子存在不同能量狀態的 “能級"—— 可簡單理解為 “能量臺階",主要包含兩類關鍵能級:
基態(低能級):原子 / 離子的穩定狀態,此時粒子能量,大部分粒子默認處于該能級。
激發態(高能級):原子 / 離子吸收外部能量后躍遷到的不穩定狀態,粒子在該能級停留時間極短(通常納秒級),會自發向低能級躍遷并釋放能量。
2. 關鍵驅動:泵浦與粒子數反轉
要實現光放大,必須打破 “基態粒子數> 激發態粒子數" 的熱平衡狀態,建立 **“粒子數反轉"**(即激發態粒子數 > 基態粒子數),這一步需通過 “泵浦" 完成:
泵浦注入:通過外部 “泵浦光源"(如鉺摻雜光纖放大器常用的 980nm/1480nm 半導體激光器),向增益介質注入高能量的泵浦光。
粒子躍遷:增益介質中的原子 / 離子吸收泵浦光的能量后,從能量較低的 “基態" 被 “激發" 到能量較高的 “激發態"。
粒子數反轉形成:當泵浦光功率足夠強時,大量基態粒子被持續激發到激發態,最終實現 “激發態粒子數遠超基態粒子數" 的非平衡狀態 —— 即 “粒子數反轉",這是光放大的核心前提(無粒子數反轉則無法實現有效放大)。
3. 核心過程:受激輻射與信號放大
當 “粒子數反轉" 狀態建立后,待放大的信號光(如通信常用的 1550nm 波長光)通過增益介質時,會觸發 “受激輻射",完成信號放大:
受激觸發:信號光的光子作為 “觸發源",與增益介質中處于激發態的粒子發生相互作用。
同步輻射:被觸發的激發態粒子會 “同步" 向基態躍遷,同時釋放出一個與 “入射信號光光子"一致的新光子(波長、相位、偏振方向、傳播方向均相同)。
信號疊加增強:每一個信號光光子都會觸發一個新光子,大量激發態粒子持續通過受激輻射釋放新光子,這些新光子與原信號光光子疊加,使得信號光的強度(功率)呈指數級增強 —— 最終實現光信號的放大。